缓慢的逼抢和未能获得第二球:为什么曼城不断崩溃

米克尔·阿尔特塔表示,西班牙语称之为“paraja”,这是骑自行车者在瞬间感到决心崩溃,体力耗尽的感觉。
这位运动员变成了一个旁观者,眼看一切在他们身边飞快地发生,他们只能在虚空中抓住。阿尔特塔谈到了那种完全心理和生理崩塌的感觉:“我曾经在安菲尔德有过这样的一次,比赛朝着那个方向发展,突然间我只能看到红色的球衣在四处飞扬,比赛完全超出我的控制,我无法做出反应。”
在那场2014年的比赛中,阿尔特塔的阿森纳在20分钟内以0-4落后。对于曼城来说,让他们感到同样绝望的那种感觉 —— 在控制比赛节奏方面的无助 —— 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
曼城在酋长球场遭遇阿森纳5-1击败,这是本赛季曼城第四次崩溃失控。他们在周日的比赛中37分钟内失球4个,与此前两周在冠军联赛客场对阵巴黎圣日耳曼并丢掉两球领先优势的情况如出一辙。
在11月对阵里斯本竞技的比赛中,曼城以1-0领先,但在42分钟内被翻盘,打进四球输掉比赛。而在同月下旬,曼城却在主场领先3-0的情况下,在短短15分钟内不可思议地被费耶诺德追平。
对曼城传球网络的简要查看展示了他们失控的情况。
在对阵费耶诺德的比赛中,曼城一度表现得相当从容。他们通常的3-2-4-1站位和控球方式几乎完美地体现在传球网络中。他们的球员在前场接球,占据了预期位置。
但在那段崩溃期间,战术体系崩溃了。曼城的球员在联系和完成需要对手后撤和防守的短传方面遇到困难。在这一时期,唯一一个在中场接球并传球的球员是马修斯·努涅斯(27号球员)。
崩溃的心理元素只有经历过的球员才能理解。战术方面则更易于理解。
在阿森纳对阵中,曼城的崩溃发生在第56分钟到第93分钟之间。阿森纳似乎完全压制了对手,几乎每场比赛都占据主导地位,并在曼城防守不备时频繁展开进攻。
这一结果归因于阿森纳是如何恢复控球 —— 以及曼城为何做不到。“球权争夺”通常发生在第二球的情况下,也就是球脱手后。这些时刻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一支球队是否从进攻阵型转变为防守阵型,反之亦然 —— 它们基本上是不稳定时刻。

0